第190章
书迷正在阅读:天降竹马天上来、双C的事你少管[电竞]、拥抱地心引力、仇猎校园、[综漫] 口嗨上司后我被抓包了、[综漫] 誓死做个正常人、英雄命运、万人迷小狐狸不当替身后、上南枝 nph、圈养爱意(年龄差师生纯百)
??他知道老头子的交友圈在京城的影响力,如果能让谢明竹把握住这个机会先在京城这个圈子有一定影响力也挺好。 ??在占有欲最强时,梁宇柏可能会有一种自己的珍宝被别人发现并且惦记着的不安感。但他慢慢学着调整,明白爱不仅仅是占有更是一种克制。 ??现在正是谢明竹应该发光发热的时候。 ??谢明竹接下了这个活,他依照对方提出的要求又另外做了一套竹刻茶具出来。 ??这一套竹刻茶具的风格和上一套送给梁文悛的茶具略有不同,谢明竹更多采用了留青技法来表现画面。 ??不过成品还是做得同样精致甚至更胜一筹。 ??谢明竹现在的水平虽然已经挺强了,但依旧有着进步空间。他也从未对自己放低要求,这也让他能够不断地进步。 ??等做好后,谢明竹对自己这次做的还挺满意。 ??他定了个价格接着去问梁先生这样合不合适。 ??梁宇柏思索片刻:“低了,至少可以定到这个价格的三倍。” ??谢明竹:!!! ??虽然现在他的自媒体账号小有名气,但他还只是个濮师父工作室的学徒,现在定的价格已经比市场价高了但没想到梁先生说至少可以定到这个价格的三倍以上。 ??他磕磕绊绊问:“这、这样的话真、真的合适吗?” ??“合适。”梁宇柏回答得很肯定。 ??谢明竹一向很信任他,现在听梁先生这么说后,他点了点头。之后纠结再三,还是将价格定成了三倍。 ??没想到这样的东西送到梁文悛手中后,他又把价格提高了不少,卖给了自己的老友。 ??面对这样的价格,他的老友甚至还觉得很划算,对谢明竹做出的成品非常满意。 ??梁文悛的好友也在第一次使用时拍照发了朋友圈,配了一句诗文。 ??有眼尖的人发现茶具上落款的刻画出印章,上面有刻者的名字。 ??他们发现这上面所刻和梁文悛的那套茶具上刻的是一样的,于是也对这个竹刻者关注了几分。 ??在拜濮老师为师后,谢明竹经常会去他的工作室进行学习。 ??就算他现在算是濮师父门下最优秀的学生,谢明竹也从未骄傲自满。濮师父也没有因为现在谢明竹做得挺不错就不好好教他,而是格外尽心尽力,把自己所能都传授给他。 ??谢明竹觉得自己现在的状态就像是一块吸水的海绵,正在不断吸收新的知识。 ??其实按濮师父的话来说,谢明竹当下的水平完全可以去开个工作室带学生了。只不过现在谢明竹还没有,他有时候会帮着濮师父带带工作室内其他学徒,尽心尽责。 ??谢明竹也从未因为自己小有名气就感到自满,也从未顾此失彼。他有时候会开直播但从不会接广告或者是以此带货,他本身也不靠这个赚钱。 ??他也很少会在自媒体平台售卖自己的竹刻作品,一是考虑到自己的粉丝里不乏些年龄比较小的担心他们会冲动消费,二是他做的竹刻在线下就已经销售完了根本不用放到线上售卖。 ??但现在线上销售也是一个新兴且有效的路子,濮师父这边的工作室就有开一个淘宝店,里面有时候会展示一下他做的作品图,售卖点学徒的作品。 ??这个淘宝店内的东西价格不等,选择也多些,谢明竹偶尔会帮着宣传。 ??既然拜了濮师父为师,那对方就是他一辈子的师父,就算之后谢明竹成立了工作室,这一点也不会改变。 ??他依旧是濮老师的学生。 ??在之前竹刻的传承基本上都是靠家族一代代传下来,但到了现代,除了家族传承方式,传承人们也愿意收其他学徒,不再限于单独的家族内。 ??这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下去。 ??谢明竹就是沾了这样的光,他在相处中也和濮老师愈发熟悉起来,愿意不断将他的工艺和做竹刻的态度传承下去。 ??初见时,梁宇柏最初有将小竹子吸纳进自己工作室的想法,但之后看谢明竹在自己的领域逐渐发光发热,他自然高兴。 ??如今小竹子在上学之余还要兼顾竹编竹刻已经挺不容易,看上去挺辛苦。 ??梁宇柏心疼他,就让他做好自己眼前的事就好。 ??只不过他提出如果小竹子后面有需要的话,他开的竹刻工作室在程序上可以挂在自己工作室的名下。 ??表面上可能显现不出,但实际经营上梁宇柏可以帮着管理。 ??能和梁先生在事业上更加贴近也是一件令谢明竹高兴的事情,他没多想就答应了下来。 ??做竹刻是一个很长久的事情,谢明竹也需要在不断锻炼中打造自己的技艺。 ??也有不少人通过自媒体平台认识他,想要约一下竹刻或者竹编的作品。不过现在都要排单,可能等待的时间会比较长。可就算这样,谢明竹的单子也很多。 ??一旦做出名气,总有人会被吸引而来。 ??谢明竹也一直听濮师父的话,坚持自己对作品的热爱和要求,不会因为排单满就使得精致度受损。 ??他一直都有个“师门”的名号在外,行业内甚至行业外的人都知道他是濮老师的徒弟。 ??时不时会有人恭喜濮师父收了个得意门生。 ??谢明竹的成就与名声同样回馈了濮师父的工作室,为他的老师进行的进一步的宣传。 ??这种宣传不仅在业内存在,而且也让更多之前不了解也没接触过竹刻的人认识到竹刻的发展。